柳州 旅行社哪家 最好
柳州 旅行社哪家 最好柳州龍城之光旅游有限公司 多年來,柳州龍城之光旅游有限公司堅持一切以游客為中心;全心全意為游客服務的理念、注重內涵建設、軟硬件兩手抓。不斷提升自身管理和旅游服務行為,全方位加大監督力度,24小時開機服務;增加便民服務措施;因此受到社會群眾的廣泛贊許。保持了良好的社會聲譽。下面是柳州龍城之光旅游有限公司對 柳州旅游的專業介紹:
柳州位于廣西中部,又稱龍城,是以工業為主、綜合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,是山水景觀獨特的歷史文化名城。柳州市地處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度的氣候帶。夏長炎熱,冬短不寒。一年之中雨量充沛,光、熱、降雨等氣候資源豐富。無霜期約290天-330天。
全市轄六縣四區,總面積1.86萬平方公里,總人口356萬人,居住有漢、壯、苗、瑤、侗等48個民族成分。
柳州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工業重鎮、廣西最大的制造業基地。全市現有工業企業2199戶,其中規模以上496戶,國家大型工業企業11戶,全國工業企業500強5戶,年銷售收入超150億元企業1戶,超100億元1戶,上市企業有桂柳工股份、柳化股份和兩面針股份,形成了以汽車、機械、冶金為支柱,化工、制藥、林紙、制糖、建材、煙草、紡織等產業并存的工業體系。2005年,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839.5億元。
汽車工業是第一支柱產業,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中國三大汽車集團整車廠的城市,微型客貨車、轎車、商務用車、輕中重型載貨車及專用車、改裝車等車型齊全,擁有上汽通用五菱 、 東風乘龍 、 東風風行 等汽車品牌。近年來,隨著通用、日產和雷諾等國際汽車巨人以合作方式進駐柳州,柳州汽車的產能和品質得到了迅速提升。2005年,全市汽車產量38.98萬輛,整車產量在全國城市排名居第五位。目前,上汽通用五菱微型車、東風柳汽風行MPV的市場份額均居全國第二。
冶金工業以鋼材和有色金屬冶煉及深加工為主。鋼鐵綜合生產能力達600萬噸;鋅、錫、銻、銦等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占有重要地位,其中,立德粉和銦的產量世界第一,氧化鋅產量亞洲第一、世界第二。金海 牌錫錠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。
機械工業以工程機械、空壓機、預應力錨具等產品為代表。柳工裝載機、歐維姆預應力錨具國內市場占有率國內行業排名第一,產品遠銷海外;環宇、力風空壓機產品占據全國壓縮機市場三分之一以上份額。歐維姆預應力技術開發中心位居全球八大技術中心行列。
其他行業中,擁有 兩面針 、 金嗓子 、 花紅 藥業、 魚峰 水泥、 網山 食糖、 金海 錫錠等一批全國知名品牌,其中兩面針藥物牙膏 連續22年占據全國藥物牙膏產銷第一位,被評為中國公眾最喜愛的十大民族品牌之一。
2005年柳州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20億元;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7億元;財政收入80億元。
柳州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。柳州是全國唯一擁有大區鐵路局總部的非省會城市。鐵路連接湘、渝、黔、滇、粵五省市,是溝通西南與中南、華東、華南地區的鐵路中樞。柳州是中國45個公路主樞紐城市之一,境內有桂海、宜柳高速公路貫通,公路運輸4小時可達南部海岸港口。柳州是國家一類口岸,柳江航運可上溯貴州,下航港澳。柳州白蓮機場達到國家4D級標準,民航可直達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地。
柳州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商貿物流中心。自古以來,柳州就是云、桂、湘、黔、粵的重要商品集散地,素有桂中商埠 之稱,具有背靠大西南、面向東南亞和東部沿海的區位,具備建設大市場、發展大商貿、大物流的優勢。全市現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、鋼材、建材、農副產品、日用消費品、服裝等大型批發市場,廣西糖網食糖批發市場是全國最大的食糖實物交易市場。2004年,柳州被世界著名商業雜志《福布斯》評為該年度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之一。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 2005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200強 排名中,柳州市名列第67位。
柳州是走向東盟的通道樞紐城市。隨著中國-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,柳州將發揮自身的區位和產業優勢,構建服務全國、面向東盟的產品加工基地和物流中轉基地。
柳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。柳州是中國南方人類的發祥地,五萬年前,柳江人、白蓮洞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。柳州正式建制于西漢王朝,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。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,柳州是其最后居留地,紀念柳宗元的柳侯祠、柳侯衣冠冢及歷代碑文石刻迄今保存完好。
柳州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。柳州市區青山環繞,水抱城流,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 的美譽。 城在山水園林中,山水園林在城中 ,是柳州城市風貌的形象寫照。柳州的北部地區和毗鄰的桂林市,共同構成了享譽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風景區。柳州奇石甲天下 ,被譽為 中華石都 。柳州是歌仙劉三姐的傳歌勝地。柳州的民族風情獨具神韻,壯族的歌、瑤族的舞、苗族的節和侗族的樓,堪稱 四絕 。三江的程陽風雨橋和鼓樓等民族建筑聞名海內外。
近年來,柳州堅持 工業立柳、強市富民 的總體發展思路,工業化、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,經濟總量和質量不斷提升。2005年,全市生產總值達到519.96億元,財政收入80.18億元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0.12億元,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7.3億元。
十五 期以來,柳州經濟進入了新的快速增長期,累計實現財政收入297億元,是 九五 期的2.36倍;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44.5億元,是 九五 期的2.49倍;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由2000年的5740元、1658元提高到2005年的9970元和2542.5元,年均增長11.1%。 十五 期為柳州市進一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。
伴隨經濟的快速增長,柳州城市人居與創業環境以及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。2001年,柳州率先在廣西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并創建審批辦證大廳,廣泛深入開展為納稅人辦實事活動,建設服務型政府。
2002年,柳州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確定為中國 21世紀城市規劃、管理和發展 試點城市。柳州正逐步發展成為山水秀美、適合人居和創業的城市。一是2002年以來,柳州掀起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城市建設高潮,柳州正逐步發展成為山水秀美、適合人居的城市。二是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。2003年,柳州拉開了 農村道路、沼氣能源和村鎮建設 三項會戰,至今已投入5.57億元,竣工通鄉油路292公里、通村四級路710公里,建成沼汽池13.12萬座,改廁14萬座,農村面貌得到初步改善。
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,中國--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加速建立, 泛珠三角經濟區的加快形成,柳州迎來了重要發展機遇期。按照柳州市委、市政府提出的 再造一個工業柳州 的戰略構想,到2007年,柳州將基本建成幅射大西南、面向東部沿海和東南亞的區域性制造業基地。
十一五 期,是柳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。到2007年,將順利實現再造一個工業柳州 的戰略構想,全市生產總值達600-700億元,工業總產值達1000億元以上,財政收入達100億元左右。在此基礎上,柳州將繼續堅持以工業化的重點突破帶動經濟社會發展,進一步做大做強汽車、機械、冶金三大支柱產業,鞏固發展化工、日化、造紙、建材、制糖五大基礎產業,培育發展新材料、生物制藥、電子信息與機電儀一體化、新能源與環保四大新興產業,推進商貿業和物流業等服務業升級,基本建成輻射西南、面向東盟的區域性新型制造業基地、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和特大型綜合城市。
美麗的工業柳州歡迎您! |